7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會議指出,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等政策,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核機制,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要調動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強化新藥創制基礎研究,夯實我國創新藥發展根基。 今年4月初,北京、廣州、珠海均發布支持醫藥創新發展的政策或征求意見稿。開源證券表示,近3年醫保談判平均降幅趨緩,成功率逐年提升,未來創新藥的價格機制有望從臨床需求、藥物稀缺性等多維度切入,支持高質量創新藥獲得與“高投入、高風險”相符的收益回報。隨著《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政策出臺,各地區針對醫藥創新發展的政策預計將陸續落地,增強企業對創新藥管線布局的信心,加速創新藥管線向后期推進。預計國內CXO及上游企業需求端將迎來邊際改善。 平安證券分析稱,行業政策漸顯回暖跡象,尤其是創新產業鏈相關頂層設計和地方配套支持政策的逐步完善,創新藥板塊目前處于底部區域。短期主抓邏輯:(1)產品銷售快速放量;(2)業績端利潤端轉正。港股建議關注云頂新耀(耐賦康即將商業化),君實生物(23.12月圍手術期肺癌納入醫保,24年拓益同比有望40%以上)、復宏漢霖(生物類似藥出海質量效率高,在研管線差異化創新;注-目前尚未進入港股通);A股建議關注艾力斯(伏美替尼有望持續季度超預期)、神州細胞(利潤端全年有望轉正)、迪哲藥業(舒沃替尼卡位20外顯子突變NSCLC,早期放量快)。 東吳證券給出具體配置思路:1)創新藥領域:和黃醫藥、百濟神州、恒瑞醫藥、海思科、邁威生物、澤景制藥-U、迪哲藥業、康諾亞等;2)GLP1產業鏈領域:博瑞醫藥、信達生物、新諾威、諾泰生物、奧瑞特等;3)CGM領域:魚躍醫療、三諾生物等;4)中藥領域:太極集團、東阿阿膠、佐力藥業、方盛制藥、達仁堂、康緣藥業等;5)原料藥領域:千紅制藥、同和藥業、華海藥業、天宇股份等;6)臨床及仿制藥CRO:諾思格、泰格醫藥、百誠醫藥、陽光諾和等;7)醫藥商業:九州通、國藥股份、柳藥集團等;8)IVD領域:新產業、安圖生物、亞輝龍等;9)醫療耗材領域:惠泰醫療、大博醫療、三友醫療等;10)仿創藥領域:吉貝爾、恩華藥業、仙琚制藥、立方制藥、信立泰等;11)醫療服務領域:愛爾眼科、三星醫療、海吉亞醫療、固生堂等;12)科研服務領域:藥康生物、奧浦邁、百普賽斯等。13)血制品領域:上海萊士、天壇生物、博雅生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