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鳴:2025年A股漲15%? 震蕩中積極配置跨年行情!
昨日咱們提到:“指數和板塊呈現全線上行態勢,但在成交持續萎縮的背景下,市場上攻力量匱乏,預計市場仍會有反復,而重心下移可能是當前階段的主要特征。”今日來看,指數延續了短期的小幅反彈,但在市場成交相對低迷的狀況下,自11月8日以來的重心回落趨勢依舊持續。此外,臨近年末,海內外眾多機構紛紛對明年 A 股走勢作出預測,總體在保持樂觀的同時,更彰顯出對慢牛行情的預期。在此情形下,我們認為投資者不應再奢望瘋牛行情的出現,而應在國內經濟整體處于修復進程、流動性較為充裕以及企業盈利呈現整體修復趨勢的大環境中,適度秉持多頭思維,在當前市場震蕩整理之際,積極布局跨年行情無疑是主要策略基調。 從全天的市場表現而言,指數低開后呈現震蕩走勢,盤中圍繞昨日收盤點位上下波動,期間板塊雖有小幅輪動,但并未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午后,券商板塊一度出現異動,不過由于持續性欠佳,致使市場沖高回落。整體而言,指數延續了近兩日以來的反抽態勢,但因力度薄弱且持續性較差,指數反彈的動能在逐步衰減。值得欣慰的是,隨著這兩日的小幅反彈,此前的活躍股再度有所表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短期市場情緒有所回升。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盡管指數有所反彈且活躍性小幅回升,但市場成交的相對萎縮,依舊是當前市場面臨的關鍵問題。此前市場處于上行趨勢時,成交額能夠維持在 2 萬億及以上水平,然而當下市場成交已萎縮至 1.8 萬億以下,資金活躍度整體降低,進而導致市場迎來階段性回落。在增量資金不足以及市場熱情減退的雙重影響下,市場短期內難有較大起色。 當然,從長遠視角來看,當前總體仍處于此前短期拉升行情之后的震蕩階段,并且在經濟穩步修復以及市場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目前尚處于牛市初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快速上行之后出現回落亦符合歷史的正常規律。對于投資者而言,更應將目光放長遠,聚焦跨年行情以及明年市場整體所蘊含的機會。 一方面,外資機構對明年國內市場持相對樂觀態度。例如近期摩根士丹利發布的2025 年股市前瞻報告指出,滬深300指數明年底的基本目標位為4200點,其最樂觀及最悲觀預測分別為5000點及3130點。而高盛預測2025年MSCI中國指數將上漲15%,滬深300指數上漲13%,主要依據是每股收益有望實現7% - 10%的增長,同時估值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另一方面,國內機構的樂觀預期也已達成共識。諸如證券日報所報道的券商對明年市場的展望:中信證券以“站上起跑線”為主題,中金公司則提出“已過重山”,華泰證券強調“內需為盾,制造為矛”,中信建投倡導“凝心聚力,革故鼎新”,光大證券展望“政策風動,牛市在途”,開源證券則認為“長路漫漫亦燦燦 —— 牛市進入二階段”。綜合來看,盡管各機構對市場向好的預期程度存在差異,但海外機構對明年市場的樂觀態度趨于一致。 因此,在當前市場縮量震蕩的格局下,投資者切忌盲目追漲,更不應隨意消極對待。對于投資者來說,可繼續維持多頭思維,積極布局跨年行情,同時精心做好明年行情的重要配置。具體而言,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期間,市場繞不開的話題便是跨年行情。通過復盤近 11 年的數據發現,僅有 3 次數據顯示指數全綠,其余 7 次至少存在結構性行情,跨年行情出現的概率高達 63.63%。此外,在年底之前,兩項重要會議即將召開,在政策預期的影響下,市場亦會因政策的推動而產生積極的變化。 在此情形下,投資者不妨重點跟蹤以下幾條主線:其一,密切關注化債方案落地實施后受益的行業,例如基建、公用事業和環保等領域。其二,隨著內需需求的逐步提升,內需板塊有望成為市場關注的核心焦點。其三,新質生產力領域。新質生產力作為全球變革進程中創新與進步的關鍵體現,蘊含著極為巨大的挖掘潛力。對于明年的配置而言,還可疊加并留意并購重組以及內需消費等賽道所蘊含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