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宣布生態伙伴名單,標志著華為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樂聚機器人、兆威機電、深圳市大族機器人、墨影科技、拓斯達、自變量機器人、華龍訊達、深圳華成工業控制、中堅科技、埃夫特、北京創新樂知信息技術、數字華夏深圳科技、北京中軟國際教育、浙江強腦科技、佛山奧卡機器人、川禾人形機器人共16家企業參與了簽約。 作為科技領域的領先企業,華為的入局將加速國產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進程。從具體產品來看,與華為簽約的生態伙伴涵蓋空心杯電機、諧波減速器、傳感器、PEEK材料等,相關領域有望加快發展。 海外方面,11月28日,特斯拉發布機器人靈巧手視頻,與上一代產品相比,該新手/前臂擁有雙倍的自由度(手上有22個自由度,手腕/前臂上有3個自由度),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決定了機器人對精細任務的執行能力。靈巧手的性能和成本受其三大核心組件——驅動、傳動和傳感裝置的共同影響。國產企業在仿生設計、微型傳感器集成和多自由度驅動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例如,通過高精度電機和AI算法優化,國產靈巧手已能完成諸如抓取雞蛋、系鞋帶等復雜任務。未來,隨著力控技術和材料工藝的進一步優化,靈巧手的性能有望逐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另外,人形機器人的輕量化,是提高能效和運動靈活性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PEEK(聚醚醚酮)材料由于其高強度、耐高溫和生物兼容性,已廣泛應用于機器人關節、殼體和傳動部件。國產PEEK材料生產技術日趨成熟,生產成本持續下降,使得這一高性能材料在國產機器人中的應用更加普及。輕量化材料的廣泛應用不僅降低了機器人的整體重量,還提高了耐用性和可靠性。 展望后市,GGII預測,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1.58億元,到2030年達到近380億元,2024-2030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61%,中國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0.4萬臺左右增長至27.12萬臺。 落腳到A股市場,有報道稱,華為人形機器人最快有望明年量產,有望帶動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快速發展,重點關注在靈巧手及PEEK材料領域布局領先的國內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