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信(300065)主業穩步提升 業績拐點確認
事件: 公司公布業績快報,2014 年實現營業收入3.93 億元,增長9.72%;歸母凈利潤為1830. 8 萬元,增長54.01%;EPS0.09 元,增長 50%。 評論: 1、航海電氣民品持續穩步提升,關注國產化替代和公務船訂單 公司是航海電氣行業A 股唯一標的,船舶通導設備是公司的基礎核心業務。我國造船行業總量龐大,但產業空心化嚴重。我們預測,商船的船舶通導設備市場空間在30-60 億元/年,目前日、韓產品占據60~70%的市場份額,高端商船市場則被歐洲產品占據,長期國產化空間巨大。 2014 年民船行業持續低迷,公司民船產品堅持創新發展,經營情況穩步提升。VEIS 產品近年來毛利率畸低,隨著造船行業大周期反轉以及船橋等新產品中自主單品占比提高,毛利率將逐漸回升。 2015 年隨著海監海警系統整合完畢,公務船造船量和舊船改造需求再次爆發,公司受益明顯。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公務船通導設備急需國產化,公司具有先發優勢,訂單毛利明顯高于商船。 2、軍品業務開拓勢頭良好,新產品民轉軍不斷推進 2013 年以來海軍造艦數量明顯增加,預計整個十三五期間軍船建設都處于高峰期。軍用通導設備對于可靠性要求較高,訂單價格及附加值明顯高于同類民品。公司2004 年開始成為中國海軍供應商,資質齊全,和海軍保持長期穩定配套關系,是民參軍龍頭。目前公司VDR 產品軍船市場占有率超50%,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導航雷達、綜合船橋系統和小目標雷達等產品的民轉軍,我們預計2015年將有新產品獲得試裝合同及進入定型。 3、積極拓展海洋防務信息化業務,爭取先發優勢 2014 年12 月18 日,國家海洋局印發《全國海洋觀測網規劃(2014—2020 年)》,建設海洋觀測網是提高我國海洋綜合實力的基礎,對于我國應對海上安全局勢,以及實現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目標意義重大。公司積極做大做強海洋防務信息化主業,搶占市場先機,打造岸基、“島礁+海上平臺”以及“遠海+海底”相結合的立體化海洋信息化數據系統。 公司海洋信息化主要方向之一是基于小目標探測雷達技術,逐步實現小目標探測、溢油探測、海浪探測在同一平臺的融合應用;新產品方面嘗試進入海洋機器人領域,打造穩定、持久、低成本的海上自主航行數據平臺,目前項目處在研發階段。 4、本期環保業務拖累業績,長期具備成長性 期內公司從事環保業務的子公司海蘭天澄經營業績虧損,導致公司營業利潤大幅下滑。海蘭天澄主要業務為環境監測設備制造,主要涉及水質、大氣的排污合規監測。環保行業是典型的朝陽行業,長期成長空間較明確。 5、盈利預測 我們預測,公司2014-2016 年EPS 為0.09、0.24、0.43 元,給予“強烈推薦” 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軍品新產品不達預期的風險;公司小目標雷達為主的海洋信息化產品市場開發不達預期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