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生物(600161)資產重組拉開序幕:控股股東中生股份已啟動資產拆分工作
今年2月25日,中生股份宣布將于2018年3月15日之前消除所屬企業(除天壇生物以外)與天壇生物之間的同業競爭,將天壇生物打造為中生股份下屬唯一的血液制品業務專業運作平臺。中生股份的這一承諾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不過,在中生股份宣布承諾兩個多月之后,公司將如何籌謀資產拆分與注入等計劃并未對外發布。這也讓外界產生了觀望情緒,"國企改革會遭遇很多困難和挑戰,公司的資產重組能否如期進行也是未知數。"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 4月29日,天壇生物召開了2015年度股東大會,在此次會議上,來自中生股份的相關人士向投資者表示,公司很重視此次資產重組,目前公司已經啟動了相關資產的拆分、評估工作,相信會如期完成此項承諾。對于投資者的關注,來自天壇生物的高管表示,公司目前已經在著手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在合適的時機,公司會對外披露資產重組的相關信息。 預計今年營收增長超1億元 2016年4月29日上午9時,天壇生物的股東大會如期在公司亦莊廠區辦公樓召開。由于時間定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地點設置在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臨近南六環),記者看到參會的投資者并不多。 來自天壇生物的多位董事及高管參加了此次股東大會,此次股東大會審議了包括《2015年度報告》、《2015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等九項內容。 天壇生物2015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6.2億元;實現營業利潤1.81億元;實現稅前利潤總額約1.98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97.7萬元,同比下滑92.23%。4月30日,天壇生物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1月至3月份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67.6萬元。同比下滑105%。此前,公司解釋稱,亦莊新廠區投產前期達到合理產能尚需一定時間,短期內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固定成本大幅上升;疫苗類預防制品銷售收入有所下降等等。 雖然一季度業績不理想,但天壇生物在《2016年度財務預算報告》中介紹,公司確定的2016年度主要經營目標是主營業務收入力爭不低于18億元,利潤總額力爭不低于2.5億元。 不過,對于投資者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中生股份所作承諾的履行進展。 血制品大平臺成焦點 今年2月19日,天壇生物發布停牌公告稱控股股東中生股份為履行承諾,解決涉及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正在籌劃天壇生物經營業務的重大事項。2月25日,天壇生物發布了終止籌劃重大事項的公告。 在公告中,天壇生物介紹,中生股份就公司同業競爭事項提出解決方案:將下屬經營血液制品業務的主要資產以作價入股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蓉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方式轉入上市公司,同時公司將把下屬經營疫苗資產業務的相關資產的控制權轉移給中生股份,將天壇生物打造為中生股份下屬唯一的血液制品業務專業運作平臺。 天壇生物解釋終止此次重大事項的原因是:中生股份擬作價出資注入成都蓉生藥業有限公司的血液制品業務中包括了下屬子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的血液制品業務,其相關資產和公司下屬經營疫苗制品業務的部分資產尚需進行剝離、分拆工作,方能符合資產注入的條件,此外,剝離分拆過程中需變更或獲取新的生產經營資質、通過GMP認證、變更產品文號、進行審計評估、辦理工商登記并履行相應決策程序,部分資產的相關工作需要1年左右時間,上述工作均未完成,使這部分資產注入存在實質性障礙,中生股份將積極努力,加強與各方溝通工作,力爭盡快完成相關工作。 與此同時,中生股份承諾:將積極致力于所屬企業的業務整合工作,并于2018年3月15日之前消除所屬企業(除天壇生物以外)與天壇生物之間的同業競爭。 在4月29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此事成為天壇生物與投資者交流的重點。中生股份的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在努力解決這一承諾。自作出延期承諾以來,正在積極開展與資產分拆有關的生產許可和藥品注冊證書的轉移、審計、評估等工作,并正在就業務分拆所涉及的資質轉移、土地房產過戶、工商和稅務等具體細節與有關政府部門和上級主管單位進行溝通協調。目前的方案已經同時在旗下四大所展開,目標是先將有關資產進行拆分,然后實現資產的騰挪。 產品漲價穩中有升 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絕大部分藥品取消了政府定價。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整體處于供不應求狀態的血制品行業漲價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血制品已經進入逐步提價階段。其中,最具提價空間的依次是人纖維蛋白原、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 對于公司旗下產品價格變動一事,天壇生物相關人士向投資者介紹,受市場價格和血漿采集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公司產品的出廠價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血制業務整體發展空間較大,盈利能力較強,天壇生物控股股東中生股份擬將公司打造為其下屬唯一的血液制品業務專業運作平臺,未來產品線有望擴大,采漿能力有望提升,有助于公司成為國內血液制品的龍頭企業地位,未來的增長空間較大。 不過,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天壇生物在采漿能力、產品毛利率方面低于華蘭生物及上海萊士。2015年,天壇生物的血制品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營業成本5.25億元,產品毛利率為47.45%。公司介紹,蓉生全年采集原料血漿584.24噸,創歷史新高。 華蘭生物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的采漿量為720多噸。目前公司有11個品種,公司去年血液制品實現營業收入13.54億元,營業成本5.38億元,毛利率達60.27%。 上海萊士2015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的采漿能力達八百余噸,血液制品產品品種達11個。公司去年血液制品生產和銷售實現營業收入19.54億元,營業成本7.5億元,毛利率為61.6%。 對于此事,天壇生物相關人士向投資者介紹,在完成資產重組之后,十三五期間公司的采漿量目標有望超過2000噸,成為行業采漿量第一。四大所的研發和產品將實現整合,整體毛利率有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