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二五”規劃中就曾提出“推進京津冀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今年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再次被強調,這意味著,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將提速。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津冀一體化連同環渤海灣區域是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后的中國第三個經濟發展引擎,將成為未來20年中國發展的前沿陣地,而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可謂任重而道遠,需要京、津、冀三方的共同規劃、協同發展。 1 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態、為優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范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 “到21世紀中葉,京津冀一體化將重現當年洛杉磯的崛起。”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 “實際上,無論從國家發展戰略、城市發展情況,還是從科學規劃的角度,京津冀一體化都是必然之勢。”華銀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龐文劍告訴記者。從國家發展戰略上來說,中國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第一次是珠三角,第二個是以長三角為主的改革開放。而經過了兩輪改革開放,當我們積累了大量財富的時候,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區域。這個新的經濟增長熱點就是京津冀一體化和環渤海灣這個區域,它將像當年的深圳一樣成為未來20年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京津冀三地之間因地緣上的接近,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一體化對于京津冀來說,都是一個必然的選項。解決城市病的急迫需要,與創新需求的導向激勵,使得京津冀一體化的客觀條件日趨成熟。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在當前經濟的下行壓力之下,京津冀都有著轉型壓力,如果發展得好,這一區域可能成為增長的動力。 2 河北省積極出臺文件對接北京 為了對接北京,河北省積極行動,3月26日出臺的《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指出,河北省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區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進一步強化石家莊、唐山的兩翼輻射帶動功能。環京津地區城市全面深化與京津對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區域。 按照《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的討論稿,河北將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區,做大保定城市規模,以保定、廊坊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把首都周邊的一批縣(市)建設成衛星城市,構筑區域城鎮布局結構。 河北省積極對接北京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北的經濟發展明顯落后于京津。《信達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在9萬元左右,而河北省不足4萬元,差距較大,京津冀一體化的程度遠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且從GDP增速看,河北省并無優勢,比北京稍高,遠低于天津。從產業結構看,三地差異較大,北京服務業發達,第三產業占比高達76.5%,金融、通訊、信息技術等行業貢獻較大;天津工業發達,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制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優勢明顯;河北省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占比較高,鋼鐵、石化、建材等三大行業在工業增加值中的占比一直在50%左右。 曹和平認為,京津冀一體化可能涉及50余個縣,經濟整合規模或達1.5億人,其規模將遠遠大于當年洛杉磯崛起。 3 重點是統一規劃 事實上,京津冀一體化提出多年,但十多年過去了,京津冀的差距沒有縮小,天津和河北的獨立性也沒有提高。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也認為最關鍵的是要做好地區間的區域分工,應由中央政府進行協調,地方政府也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誰做龍頭、誰來服務,尤其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應發揮各自優勢,進行區域間的協調合作。 曹和平指出,“過去,我國城市間的授權是政治經濟學的競爭而不是產業體系的競爭。”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打破當前以政治經濟學競爭為主,以產業體系競爭為輔的現狀,要讓市場在一體化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曹和平建議,政府在授權時要相對集中,如果不集中,京津冀三地將面臨“誰指揮誰”的問題;同時,需要設有一個專業團隊從中運作,明確確權給誰,否則粗放式的規劃將無法執行;最后,要把市場資源配置越過行政疆界的權利還給京津冀統籌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學部門,而不能掌握在政治經濟學部門。 龐文劍也告訴記者,過去之所以不行,是因為其不是國家戰略,如果是某一個省市在挑頭,那就永遠不可能一體化。必須重新對三個城市的產業定位,三個城市未來的發展重新定位,就是誰發展誰。 4 淶水等京西南區域優勢明顯 在環北京區域中,保定、淶水等區域由于便利的交通在京津冀城市圈發展中占據優勢。 “我認為京津冀一體化的本質就是京津保的一體化,從北京的地理結構來看,北邊、西邊和東邊的空間有限,而西南方向有大片的空間可接納北京眾多的遷出人口。北京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將沿著京港澳高速這條線,沿著京昆這條線,沿著京石高鐵這條線,來進行轉移,保定無疑將受益。”龐文劍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京西南的淶水更是憑借天然氧吧的自然優勢從眾多環京區域中脫穎而出。龐文劍告訴記者,淶水主要有五大優勢,第一,區位優勢,淶水緊鄰北京,與房山、門頭溝接壤長度有110多公里。第二,空間發展優勢。 淶水縣有1650平方公里土地,在北京周邊市縣首屈一指。淶水具有巨大的后發優勢。第三,交通優勢。包括廊涿高速、張石高速、張涿高速,以及即將開通的京石二高速即京昆高速,淶水縣將擁有4條高速,9個出口。這種高速路網密度在北京周邊市縣名列前茅,增加了對接北京產業轉移的便利性。第四,生態資源優勢。淶水擁有平原、半山區、山區多種地形,森林覆蓋率高達76%,拒馬河在淶水縣流經178公里,水源豐富。全縣平均PM2.5只有40左右。第五,國家扶貧戰略發展的需要。目前,淶水做了眾多的準備工作承接現代物流業、生態養老、現代服務業和戰略型新興產業等,而眾多的就業機會也會帶來眾多的居住人群,從而形成一個有產有業的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