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防務(600685):期待民船供給側改革 維持增持評級
投資要點: 事件:中船防務發布2015年年報,公司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255.19億元,同比增長21.25%(2014年以合并口徑計算,下同),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0.98億元,同比下滑76.79%,其中黃埔文沖2015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93億元,完成了承諾利潤。 收購黃埔文沖實現協同效應。作為我國海軍華南地區最重要的軍用船舶、特種輔船生產和保障基地,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目前全資控股廣船國際、黃埔文沖和廣船揚州三家子公司,形成了包含海洋防務、海洋運輸、海洋開發和海洋科考四大裝備的全覆蓋體系產品。由于注入了黃埔文沖核心軍工資產帶來的產能提升,2015年公司造船(含海工)業務同比增長20.67%;同時由于加改裝項目增多,修船業務同比增長116.39%;而鋼結構工程則由于承接了澳門夢幻城工程同比增長了116.39%。全年公司共完工船舶75艘合計276.66萬載重噸,船舶經營接單230.8億,其中高附加值、高技術船舶和軍品接單呈上升趨勢,民船共接單50艘,約109億元。 新增軍用艦船建造市場超過7000億元。我們認為未來海軍新艦艇的型號和數量大多數都將由建設航母艦隊的需求決定,預計未來15年內我國將大概率圍繞4艘航母進行編隊建設。考慮到海軍未來15年內裝備具有現代化作戰能力的新艦艇,淘汰老舊艦艇的需求,我們預計新增建造需求264艘。由于從目前來看,我國海軍為航母編隊準備的配套艦船基本都是新設計的符合遠洋作戰需求的先進艦艇,故在此基礎上測算,我國未來僅新增艦艇建造費用就超過7000億元。具體可參考我們2015年12月31日的海軍深度報告《跨入航母時代,我國海軍駛向藍海遠航》。 期待民船供給側改革。2016年公司計劃承接合同293億元,計劃完工交船(含海工船)348萬載重噸,并將強化軍品、高附加值船舶等的產品優勢。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BDI指數屢創新低,全年BDI指數均值718點,相較2014年1105點下滑35%,而2016年據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預測,BDI很可能會繼續探底,全年樂觀情況下均值在500-600點左右。從造船行業來看,其亦處于低谷,2015年全球成交新船1357艘共9582萬載重噸,全年全球新接訂單合計為9646萬DWT,較2014年下滑21%。在全球航運仍處于吸收過剩產能的階段,我們認為造船行業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隨著供給側改革等政策驅動,船企中的過剩產能有望被逐漸整合,公司民船業務亦將有所起色。 下調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2015年業績低于預期,主要是由于全球船市低迷、船價處于低位,公司造船進度延后。2016年初中國新接訂單繼續下降,造船行業陷入行業性虧損的情勢更加嚴峻,因此我們下調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6、2017、2018年EPS為0.15元、0.25元、0.32元(原2016、2017年為0.32元、0.45元),考慮到公司未來體外資產注入的可能,維持增持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