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復材國內碳纖維行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
作為國內碳纖維行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光威復材9月1日登陸創業板后連續漲停,截至今日(9月25日),已經連續17個交易日實現漲停,今日漲停價報74.45元,相較于公司上市首日發行價11.26元,目前公司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5.6倍,每中一簽可賺超3萬元。 據了解,光威復材是目前國內生產品種最全、生產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整的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碳纖維、碳纖維織物、碳纖維預浸料、玻璃纖維預浸料、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及碳纖維核心生產設備等,具備不同系列碳纖維產品規模化生產能力。 華創證券認為,作為國內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碳纖維企業,保持領先國內碳纖維同行的盈利能力,隨著募投項目穩步建設投產,公司產品品質和盈利有望不斷提升,維持推薦評級。預計公司2017-2019年的EPS分別為0.71,0.99和1.31。 中泰證券也表示,基于碳纖維行業未來幾年將在工業應用的帶動下迅速發展,同時公司在軍品和民品上的收入近兩年增長較快,作為行業龍頭,我們認為公司未來幾年主營業務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我們預計 17-19 年 EPS 分別為 0.89、1.18 和 1.40 元。考慮到碳纖維行業屬于“十三五”新材料戰略新興產業,有較大增長空間,并且公司在 A 股及整個碳纖維行業具備稀缺性,給予買入評級。 此外,公司近期也多次接受機構調研。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9月14日至9月20日,公司受到多家機構調研,其中9月14日有67家機構參與。調研的內容主要圍繞公司的碳纖維產品進行,公司表示,碳纖維方面,既要保障軍用,也要努力向民用領域拓展,本次募投項目“軍民融合高強度碳纖維高效制備技術產業化項目”新增產能目標主要是面向民品市場,公司也正積極做民品方面相關驗證工作,通過驗證后,將用于風電、海洋工程等領域。復合材料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增強研發、設計及技術創新能力,并逐步向航空、航天等先進復合材料高端應用領域方向發展。 不過,公司預計三季報增速有所放緩,凈利潤預計為1.58億元元-1.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80%。公司表示,三季報業績預告增速放緩,主要由于下游客戶停工檢修及假期等因素,導致公司三季度發貨較少。此外,公司在三季度收到票據較多,公司基于謹慎性原則,對票據計提了減值準備,對三季度的業績也有一定的影響。整體看,今年三季度,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開展,下游需求、競爭環境等方面不存在重大不利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