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人一樣經歷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的過程,這是一個基本規律。證券交易場所的主體是企業,不可能由于“上市”、“掛牌”就穿上了“護身符”長生不老。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交易場所要想獲得人氣,持續發展,就必須讓上市、掛牌的企業有進有退、推陳出新,不斷吸引新興的企業入市,淘汰落后衰敗的企業離場。 新三板自推出以來,掛牌企業迅速增加,各項制度逐漸完善。自2016年10月21日股轉系統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退市機制逐漸形成。新三板摘牌和掛牌行為一樣,正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行為。摘牌制度的逐漸完善,既是對投資者的保護,也有助于市場的成長和成熟。 截至2017年6月30日,掛牌公司總數達11316家。新三板市場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資本市場“苗圃”。與此同時,新增掛牌公司數量增長明顯放緩,也出現了大量企業摘牌的現象。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即有130家企業摘牌,甚至被解讀為“摘牌潮”。 新三板企業摘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動申請終止掛牌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該類公司轉戰IPO,如康斯特、博暉創新等因為要登陸創業板而從新三板摘牌。一種是由于因戰略發展需要,包括被并購等原因而摘牌,如航嘉電子、卡松科技等公司。也有部分企業自身出現了問題,不得不主動申請終止掛牌。也有企業因未能及時發布年報面臨被摘牌。目前新三板共108家公司未能發布2016年年報,占掛牌公司總數接近1%。其中ST巨環、耐諾邦、丹江電力等18家掛牌公司被實施強制摘牌,另外90家公司暫緩摘牌,原因是其中一部分正在履行主動摘牌程序,另有少數企業涉嫌存在違規等事項,需要查實處理后再摘牌。 新三板市場的有進有退,給A股市場作了一個很好的表率,有助于形成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良好生態基礎。我國的主板市場嚴重缺乏新陳代謝機制,2001年以來,我國A股市場主動退市的公司約有40家,強制退市的約52家,年均退市率不到0.2%。據統計,紐約證券交易所年均退市率為6%,約1/2是自主退市;納斯達克年均退市率為8%,自主退市占近2/3。可見,與成熟市場相比,退市難仍是A股市場的頑疾。新三板市場率先實現了“有進有退”,正在形成符合“新興加轉軌”的特點并與國際接軌的退市摘牌制度,這是一件好事。 參照納斯達克市場每年8%的退市率,當前新三板公司的摘牌率并不算高。之所以摘牌較多,主要還是企業在掛牌之前缺乏對資本戰略與業務戰略的綜合平衡。我們建議,企業在掛牌之前應對自身綜合狀況進行評估,考慮清楚掛牌是否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能為企業發展帶來哪些幫助,不能“為掛牌而掛牌”。即使掛牌成功后,企業應注重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建立企業誠信,按照股轉公司的交易規則開展信息披露等,這才是長遠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