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600056)出售招商銀行股票顯著增加投資凈收益 重申看好公司推廣和精細化招商體系戰略布局
【2018-01-04】 公司公告:1、公司于2017 年12 月累計出售所持招商銀行股票719.75萬股,扣除成本及相關稅費后,實現投資凈收益約為1.28 億元。截止本報告披露日,公司尚持有招商銀行股票900.37 萬股。2、公司下屬公司美康中藥材通過增資及收購方式,兩次出資共計1,638.12 萬元,持有吉林嘉禾51%股權。 我們的點評如下:1、公司出售招商銀行股票,預計實現投資收益1.28億元,相比2016 年9.48 億元凈利潤,帶來13.5%增速提升。我們判斷,公司出售股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財政部去年3 月頒布的金融工具新會計準則,即自2019 年開始,出售股票的投資收益不再計入利潤表,因此公司選擇處臵掉部分股票兌現收益,回籠資金。我們預計和判斷,公司上述行為,一方面增厚了2017 年的表觀業績增速,另一方面,不會影響和改變公司主營業務的正常經營和凈利潤貢獻。 2、貿易板塊子公司美康中藥材收購的吉林嘉禾主營人參、食用菌等對外貿易經營,這是公司這兩年貿易板塊中在原有優勢業務上,新增利潤點"天然藥物"的積極布局。公司天然藥物傳統出口市場在日本和東南亞,提取物出口歐洲(食品和化妝品),收入不高但是盈利能力強。公司在長白山有人參種植、在南疆有甘草種植,有天然藥物的提取能力和加工廠。未來公司貿易板塊打造天然藥物全產業鏈模式,即種植-加工-營銷-倉儲的模式,包括飲片和保健品。 結合12 月公司廣東血透中心以及湖北宜昌子公司的落地,各地子公司布局開始加速,為公司在"點強"區域的創新業務延伸,模板打造后有望在區域形成連鎖效應進一步打開增量市場。 我們重申非常看好正在搭建的推廣和精細化招商體系這一戰略布局。我們認為,這一戰略布局對公司有兩個層面的重大意義:1、對于公司自身的醫藥工業板塊來講,公司此前很大一部分制劑都是底價銷售模式,而真正銷售環節的高利潤率與普通醫藥商業純銷1%左右凈利潤率相比,是數倍的差距,而這部分利潤此前卻被外部代理商賺走了。而公司實施推廣和精細化招商體系以后,這部分利潤將會轉化為公司商業體系的利潤,相當于公司賺取了從工業制劑+商業推廣的全產業鏈利潤。2、對于公司的醫藥商業板塊而言,隨著兩票制的實施,公司推廣和精細化招商體系將能夠實現外部制劑品種的全國總代理,類似于公司此前收購的河南泰豐,從而有望實現10%以上的凈利潤率,且擺脫了傳統醫藥商業同質化競爭、相對醫院非常弱勢、利潤率被侵蝕的局面。我們預計和判斷,公司推廣和精細化招商體系有望在今年開始實現收入和貢獻利潤,成為公司2018 年的顯著增長點。 投資建議:集團于2013 年承諾在中國醫藥與天方藥業重組完成后的擇機注入集團其他非上市醫藥資產,隨著最后期限漸進(18 年4 月3日),同時在兩票制帶來的行業性并購機遇背景下,我們預計公司也有望適時展開外延式并購。暫不考慮此次投資收益,我們預計2017~2019年凈利潤12.3/16.6/21.3 億元,同比增長30%/35%/28%, 2017 年/2018年估值僅22/16 倍,今年估值僅16 倍,相比其有望30%以上的復合增速,PEG 顯著小于1,是醫藥板塊少有的"今年估值低于20 倍,業績增速預計超過30%的標的"。分支擴張和外延式并購預期較強,"內生+外延"雙輪驅動下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我們早已申明并再次申明將中國醫藥作為首推品種,維持買入-A 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為40.00元,相當于2018 年26 倍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資產注入和并購進度低于預期;公司經營增速不達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