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高新(002023)2017年年報點評:業務同比下滑 航空及半導體行業具備發展空間
【2018-04-03】 觀點: 公司業務同比下滑,積極開拓航空租賃業務 公司收入分行業看,主營業務下滑11.95%,其他業務下滑40%。分產品看,航空維修、檢測及研制業務收入2.52億元,同比下滑了22.98%,航空培訓收入略有升高,收入1.44億元,同比上升8.8%。另外,公司新開拓了航空租賃業務,首年收入859萬,毛利率為48.92%,未來有望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航空產業鏈業務版塊具備持續競爭力 公司航空技術的研發和制造是核心競爭力,整個航空產業鏈業務版塊依賴核心競爭力,從事高端航空產品的研發和制造,與部隊等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某型發動機控制系統領域具備壟斷地位。在航空培訓領域擁有昆明飛安、天津飛安、新加坡AST三大運營基地,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航空培訓機構,依據領先優勢,公司在航空培訓業務上保持了穩步上升的勢頭。 航空租賃是公司新開展的業務,由子公司SINOSINGAIRELAND1COMPANYLIMITED負責運營,首先運營已初見成效,未來在飛機租賃業務上將實現進一步的突破,不斷完善公司全航空產業鏈的戰略發展目標。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按照收入客公里計算)同比增長7.6%,遠高于過去十年年均增長率(5.5%);去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9.0%,高于過去五年平均2%的升幅,在國內市場,根據中國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實現運輸飛行1059.7萬小時,通航飛行80.8萬小時,分別比上年增長11.6%和6.2%,伴隨全球經濟的復蘇,航空產業將整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海威華芯具備砷化鎵半導體生產能力,迎行業發展機遇 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的研制,已具備第二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生產能力,在砷化鎵產品上更是國內首家掌握第二代半導體生產工藝的企業,在報告期內,海威華芯已經獲得成都市軍民融合企業認證、國家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認證、加入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基金、并獲得國軍標GJB的認證。 在行業方面,CCID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約為5355.2億元,占到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營收額的23.67%,占到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額的19.7%,中國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汽車電子、新能源、AI、5G等市場新的增長點均處于市場高速擴張階段。 公司研發支出顯著,投資收益影響較大 作為以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公司一直十分注重研發投入,2017年共投入研發費用2.4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8.25%,較2016年同比增長了165.31%,主要是海威華芯6寸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技術研發的增加投入以及天津海特工程客改貨B737-700STC的研發投入所致。另外,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源為出售506.85萬股貴陽銀行股票以及收到貴陽銀行、成都富凱的現金分紅,以及確認上海滬特總計投資收益8131萬元,占利潤總額比例為368.82%。 投資建議與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32億元、6.7億元和8.4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00萬元、5400萬元和1.07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07元、0.07元和0.14元,對應PE分別為150X、141X和71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航空業務發展不及預期,半導體業務低于預期,公司運營成本仍處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