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601601)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前400位
"穩中有進,進中有質",這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董事長高國富對太平洋保險2013年發展情況的高度概括。在這一年,太平洋保險一如既往地"低調"前行,堅持"專注保險主業、價值持續增長"的發展戰略,微調和完善市場策略;同時,又與時俱進,積極推進"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轉型項目落地。 盡管高國富謙虛地把這些工作形容為"固守本元",但"固守"不易,因為2013年的中國保險業的經營環境面臨著諸多矛盾交織、錯綜復雜的形勢--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金面相對趨緊;四川蘆山地震、黑龍江三大流域洪澇、南方持續高溫干旱、沿海強臺風等嚴重自然災害頻發;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傳統金融行業之間的界限被突破,銀行理財產品、券商資管業務、信托業務快速發展,金融行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互聯網金融在這一年異軍突起,成為影響金融市場格局的重要力量,沖擊著傳統的金融商業模式。 "固守"終有回報。北京時間7月7日晚,美國《財富》雜志2014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新鮮出爐,中國太平洋保險位列第384位,比上年提升45位,首次跨入前400強,提前實現集團董事會確定的三年規劃目標。這是中國太平洋保險繼2011年首次上榜后,連續第四次入選這一榜單,也標志中國保險市場這家第四大保險集團在追求可持續價值增長的道路上又邁上新臺階。 追求價值 轉型勢在必行 自2010年底,太平洋保險決定實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在明確了"關注客戶需求、改善客戶界面、提升客戶體驗"的轉型目標后,公司上下緊密圍繞這一目標,根據轉型實施藍圖,通過市場策略和轉型項目兩個抓手進行整體推進。在市場策略方面,太平洋保險通過價值導向,聚焦業務指標,通過持續業績追蹤傳導實現價值創造。太平洋壽險提出"兩個聚焦",即聚焦營銷渠道和聚焦期繳業務,推動新業務價值的持續增長;太平洋產險把實現良好的承保盈利放在首位,同時,著力渠道專業化建設,加快非車險發展;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注重凈值增長,持續優化資產配置,追求投資收益與負債成本的匹配。在轉型項目方面,太平洋保險通過問題導向聚焦短板,確立15個轉型項目,涵蓋客戶、渠道、產品、服務、支持等五大領域。 轉型是異常艱難的,但效果卻令人鼓舞。太平洋保險在2011年首次入選《財富》世界500強,連續四年的排名分別是467、450、429、384位,排名呈穩步上升之勢。在經營環境矛盾交織的情況下,太平洋保險實現了穩健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品牌形象持續提升,行業領先優勢和持續增長的投資價值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同。 正如高國富所言,希望若干年后太平洋保險能被投資者認為是最有投資價值的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不單純追求市場份額的擴張,而是始終將追求價值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事實上,將追求價值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是太平洋保險一貫的追求。在太平洋保險A+H股上市時,基于成立以來在人才和技術方面所積累的優勢及保險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太平洋保險就提出了"專注保險主業"的經營策略,將追求價值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太平洋保險確立了推動和實現可持續價值增長的經營理念,這既體現了保險企業的價值追求,又符合保險公司的內在特征。 隨后,考慮到太平洋保險是一家產、壽險業務均衡發展的保險集團,在客戶數量、產品種類、品牌影響以及營銷員隊伍上,具有其他單一的產險公司和壽險公司所不具備的整體資源優勢,因此,太平洋保險決定采取產、壽險交叉銷售策略,將現有優勢資源加以整合,通過資源共享發揮其最大的協同效力,促進公司價值可持續增長。 堅定目標 轉型順利實施 正是基于以上優勢,太平洋保險將轉型戰略定位于"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公司在框架之上改革、從細微之處調整,采取了一系列既關注當前更惠及長遠的舉措。 在關注客戶需求方面,太平洋保險基于客戶維度探索大數據經營,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服務解決方案。隨著客戶數據治理和客戶洞見工作的開展,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客戶數據挖掘進行客群需求分析,找到客群經營機會。比如,以行業為區隔對中小企業客戶進行細分,創新批發零售業、餐飲業、酒店住宿業、機電制造業等綜合保障產品,實現客群的精細化經營;又如,對于城市中青年白領客群,創新集產品和服務為一體的"守護安康"防癌綜合解決方案。 在改善客戶界面方面,太平洋保險成立在線科技服務公司,通過在線商城、生活服務商城、手機E保通等自媒體建設,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應用等為客戶搭建了在線立體溝通平臺。正是基于不斷地探索,太平洋保險成為業內首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產壽綜合服務的保險公司。目前,太平洋保險正積極探索便利店等新型門店建設。 在提升客戶體驗方面,太平洋保險積極利用新技術為客戶提供"在你身邊"的持續便捷服務。在產險領域,太平洋保險推出車險3G快速理賠系統,目前已經實現所有分支機構和查勘員的"雙覆蓋",優化了傳統理賠服務模式,簡化了車險理賠流程,縮短了理賠周期,并使專業分工更為細致。在壽險領域,太平洋保險在業內率先推出"神行太保"智能移動保險平臺,完成了對營銷服務模式的革命性轉變,讓客戶"隨時、隨地、隨心"投保成為可能。"神行太保"不僅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高級定制,而且通過電子簽名的應用實現了全程"無紙化",有效防范銷售誤導。當前,太平洋保險已經為1520萬客戶提供了新技術應用服務。 為了將"轉型"帶來的良好感受傳遞給每一位客戶,太平洋保險開展了轉型主題宣導活動,廣泛傳播公司轉型頂層設計和轉型進展動態,讓員工了解轉型。結合轉型工作實際,太平洋保險管理層"面對面"地聽取客戶的意見和要求,"面對面"地了解員工的想法和建議,為轉型實踐提供了智慧輸入,使轉型設計更具可操作性,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轉型工作的順利實施。 效果顯現 轉型持續進行 經過太平洋保險全體員工三年的共同努力,目前,轉型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截至2013年年末,太平洋保險擁有較完善信息的客戶近7900萬名,較2010年年末增長66.2%。 --針對城市中青年白領客群開發的"守護安康"防癌綜合解決方案,2013年實現業務收入9700萬元;面對中小企業以行業為區隔進行客戶細分推出的"財富U 保"計劃,2013 年保險業務收入1.53 億元,新增中小企業客戶9701名。 --"神行太保"智能移動保險平臺,設備投入數量從2012年年末的2.5萬臺增加到目前的9.3萬臺,作業時效由7天縮短為最快15分鐘。車險3G快速理賠系統融現場查勘與后臺定損于一體,平均18分鐘完成現場查勘定損,現已覆蓋75.6%的普通案件。 --通過網上商城、手機E 保通等自媒體建設、社交媒體應用以及與第三方合作,實現了39項產品和78項服務的線上全流程。 可以說,太平洋保險戰略轉型已取得初步成功,但太保人并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愈加謹慎。 "'轉型'的目的在于培育公司可持續的價值創造能力,但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的目標是要用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轉型發展,使太平洋保險的價值創新能力躍上新的臺階。" 高國富如是說。 面對成績,太平洋保險正在穩步實施下一步戰略轉型的重點工作--打造客戶經營升級版。據了解,太平洋保險將從關注客戶需求、改善客戶界面和提升客戶體驗三個方面入手,加快轉型項目的落地推廣進程。在將項目設計轉換成常態化作業模式的過程中,推動體制變革,重塑適應客戶經營的簡化流程和扁平結構,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筑和管理模式。以云端數據支持能力、產品服務創新能力、多元化獲客能力、強有力的營銷能力、移動工具運用能力、差異化服務能力等競爭力的提升為目標,打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卓越營運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保險將設立轉型升級技術支撐的云端數據中心,在基于客戶大數據經營的基礎上準確洞見客戶需求,為智能便捷的移動終端提供應用分析輸入,形成持續優化產品服務的作業流程。 對于很多大型企業而言,"轉型"從"談"到"做"需要經歷比較漫長的歷程,而期間迂回曲折能夠走到最后的并不多。對太平洋保險這樣一家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的第一個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來說,持續變革、追求卓越的基因正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顯示出強勁的驅動力。應改革大勢而生,逐步顯示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太平洋保險在堅持走可持續價值增長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堅實。 當前,太平洋保險努力通過創新實踐引領轉型,進一步打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卓越營運體系,實現"在你身邊"保險公司的品牌主張,從而更好地履行"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的企業使命,對客戶負責、對投資者負責、對員工負責、對社會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