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基金轉型之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來描述分級基金轉型的現狀再合適不過了。 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分級基金的轉型工作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首先,分級基金轉型議案提出后需要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對于那些散戶持有較多的基金,會議召開難度可想而知,其次,分級B基金的估值問題尚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對于只持有分級A基金或只持有B基金的投資者來說,其基金凈值和交易價格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縱使艱難,依然努力推進。隨著監管層金融去杠桿的不斷推進,基金公司對旗下分級基金產品的清理也在加速?!蹲C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今年9月16日,已經有53只基金產品已退出或正在退出歷史舞臺,其中有47只分級基金選擇轉型,6只分級基金清盤,占市場上分級基金總數量的比例超過三成。 分級基金的運作形式也已經唱響了它自己的悲歌:分級B向分級A借錢進行投資,向A支付一定的利息,B獲取剩余收益,從而取得杠桿效應。在此背景下,參與分級B基金的投資者盈虧都會加倍。根據基金合同規定,為了保障分級A的收益,當分級B基金的凈值低于某一閾值時,需強制贖回,即觸發分級基金向下不定期折算。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高管對記者分析稱:“此前有眾多投資者追捧分級基金,大多對分級基金認識不夠清晰,對分級基金的市場風險認識也不夠充分。分級基金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很差,B級份額的下折條款使得普通投資者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這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可能是基金公司,分級基金的管理費率都相對高一些。” 分級基金的轉型之路雖然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是諸多基金公司均在監管層的指導下積極推進旗下分級基金的清理工作,選擇轉型或清盤。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推動分級基金轉型已經成為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該人士對記者透露:“如果是規模較小的分級基金就會選擇清盤了,我們的基金規模比較大,轉型工作也比較繁瑣,要完成轉型也得到明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