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28日消息,發改委與保監會今日就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與網友在線交流,回答網友問題。保監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國稱,2009年國務院已經提出來要探索發展個稅遞延的養老保險,已經做過一些技術的準備。現在按時間表和路線圖,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將在2015年內啟動,根據工作的需要,幾個部委都在加強合作,盡量的往前走。 他表示,從商業保險來說,減稅養老主要是個人稅收遞延型保險,對這個方面國務院也一直很重視。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保險公司承保的一種商業保險,可以享受個人所得稅的延稅優惠,不是不交稅,而是在領取養老金的時候交稅,通過稅收遞延的方法鼓勵全社會共同參與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這也是國際通行的一種辦法。通過這種稅收優惠鼓勵個人為自己退休以后積累一部分養老金,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給國家。美國和歐洲都是這樣的。 華泰證券認為,年金個稅遞延政策出臺,體現國家做大養老金資金池的政策意圖。此企業年金規模有望快速增長,但離中國版401k 還有差距。此次個稅遞延政策出臺,有望將累積規模增速維持在20%-30%,至2020 年達到約2.75 萬億。不過,與美國401k 仍不具相比性,原因在于我國企業稅負成本遠高于美國,以致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在企業年金上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年金個稅遞延是全面推進商業養老險個稅遞延的前奏,且進度有望再度超出預期。個稅遞延政策或將成為促進壽險業第四次大發展的引擎,行業進入“中速甜點區”的邏輯基礎更為堅實。整體利好壽險業,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更直接。中長期來看,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將在上海、廣東等地試點,然后推廣至全國,這是行業性利好,其中,中國平安因在上海、廣東等一線城市市占率最高、中國太保因上海業務占總保費的比重最高,兩者受益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