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斯(603486)全球掃地機器人龍頭 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2018-11-19】 事件:隨著產品技術進步,掃地機器人市場進入到拐點時刻,呈現爆發式發展趨勢,我們看好行業龍頭科沃斯的成長屬性。 點評: 行業市場空間及滲透率:全球滲透率還有8倍以上提升空間。從全球來看,根據GFK的數據顯示,2012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空間僅為6.5億美元,2017年已經達到17.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其中,北美6.29億美元(美國市場達到4.5億美元),EMEA為(歐洲、中東、非洲)市場達到5.07億美元,亞洲市場達到6.42億美元(其中日本市場接近1億美元)。我們認為GFK的市場數據仍然有所低估,特別是亞太地區(中國),全球市場需求應該20-30億美元。從全球未來發展來看,以美國為例,美國共計有1.25億戶家庭,2017年美國安裝戶僅為0.13億,滲透率僅為10.4%,即將有0.26億家庭將會在近期購買掃地機器人,長期還有0.86億家庭將購買,而日本、歐洲滲透率比美國更低,全球市場遠未達到天花板。 國內來看,2013年國內市場銷售額為8億元,到2017年國內達到了5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62.67%,中國整體2.6億戶家庭的規模,國內掃地機器人滲透率6%(城鎮家庭),存量1400、1500萬臺,未來每提升5%的滲透率,都會帶來新增增量1300萬臺(2017年國內共計406萬臺銷售),是目前出貨量的3倍。我們認為終期產品市場滲透率為戶均一個,那么全球、國內均有8倍以上的空間,按照2017年國內銷售56億元對應1.55%的家庭滲透率(國外市場滲透率類推),假設每年家庭滲透率達到15%,那么預計全球、中國年銷售額將達到1400、540.6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有望保持相對穩定,關注新進入者。市場格局方面,根據GfK、NPD統計,2017年全年來看,iRobot占據全球50%-60%的市場份額,第二名為科沃斯,預計占據全球15%-20%的市場份額,第三名為小米,第四到第七名為Neato、松下、三星、LG,前七名占據全球的88%市場。從國內市場來看,科沃斯、iRobot、小米、海爾分別占據46.4%、11.9%、10.3%、5.2%,剩余等品牌占據26.2%。 近期,2018年雙十一結果公布,從結果來看,我們認為盡管有小米等競爭對手,國內整體市場不會立刻被顛覆,預計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相對穩定,估計科沃斯仍然是銷量第一,盡管市占率可能會有所下滑,但蛋糕還在擴大,業績成長潛力十分巨大。 同時,科沃斯公司在海外市場進展順利,2017年,已經在歐洲占據6%的市場,在美國進展也十分順利,科沃斯2017年掃地機器人整體實現7.6億海外收入,同比增長431.5%,我們認為未來全球掃地機器人格局也值得高度關注,國內品牌將會走出國內,成為全球的主要競爭者。 技術趨勢:掃地機器人將成為智能家居切入口,公司積極搶占下一代技術高點。從技術發展趨勢來說,分為隨機類、規劃類,規劃類包括激光雷達、視覺導航技術,iRobot等國外廠家選擇視覺導航,小米選擇激光雷達導航,未來技術趨勢是視覺導航類技術,主要是因為視覺導航在未來技術的可升級空間非常大。目前主流的視覺定位導航技術為單目視覺,而未來視覺類技術將從單目視覺提升至雙目視覺,對于家庭環境的理解層度將會極大更高,它給機器人帶來的智能性是具有革命性的。產品會由一個掃地機產品向管家轉變,成為智能家居的切入口。 公司在上市之后,顯著加大了智能化方向的投入(研發費用翻倍增長),并且布局了下一代的視覺導航技術:2018年8月,科沃斯AIVI亮相2018德國IFA展(國際消費電子展會),該技術賦予機器人深度學習的能力,使機器人"聰明"地識別并避開那些通常會阻礙掃地機器人清掃的家居用品(如電纜、鞋子、拖鞋、垃圾箱、地毯等)。公司2018年新品DN系列、DJ系列技術進步明顯,DJ35即為應用視覺類導航技術,且用戶接受度非常好,我們認為公司仍具備強大技術能力。 公司為服務機器人第一股,人工智能屬性顯著。我們認為目前的掃地機器人就將是之前的手機產品,掃地功能解決剛需,類似是之前的功能機,主要是電話等基本功能,但是在賦予了智能化能力后,智能手機價值迅速提高,掃地機器人在智能化提高的過程中,附加值將會大大提高,我們判斷未來掃地機器人的價值量將會非常之高。同時,掃地機器人還有人工智能概念,相較于其他的人工智能公司,科沃斯一直在完全競爭市場中,較少依賴于外部資源,業績更具成色,但估值水平低于市場主流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概念股。 盈利性預測與估值。公司目前所處的行業,仍然是快速成長型行業,公司是全球掃地機器人龍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且公司目前估值水平相較于主流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公司偏低,我們預計公司18-20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4.8億、6.6億、9.2億,目前股價對應PE為41、30、21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掃地機器人市場競爭加劇;商用服務機器人拓展不達預期;海外渠道拓展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