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暴露后預防專用 華北制藥(600812)新品用藥便宜風險降低
【2018-07-26】 自長生生物疫苗事件發生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澄清公告,有公司撇清業務與長生生物相關,也有公司表示自身業務與疫苗無關,還有疫苗相關企業表示自身業務符合相關規范。 7月23日晚間,華北制藥公告稱,其下屬子公司華北制藥集團新藥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藥公司")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III 期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食藥監局核準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公司稱,該產品可以在消除原有用藥風險下,解決人們用藥昂貴的問題。 7月24日和25日,華北制藥股價連續兩日漲停,截至7月25日收盤,股價報5.47元/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生物疫苗板塊也企穩回升,兩日上漲2.24%。 基巖資本副總裁杜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苗事件引發了投資者對醫藥企業普遍的信任危機,單個案例波及了整個行業,醫藥板塊出現明顯的下跌。隨著政府對疫苗事件的徹查,對問題企業、問題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罰后,投資者對行業的信任也會逐步恢復,生物醫藥板塊也會回歸到正常的價格上。 新品將解決用藥貴問題 華北制藥公告顯示,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是新藥公司自主創新項目,被列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品種。其作用機制及適應癥為將本品與狂犬疫苗聯用,用以補充狂犬疫苗主動免疫過程中的抗體空白,可直接中和體內狂犬病毒,起到被動免疫作用,用于被狂犬或其它狂犬病毒易感動物咬傷、抓傷患者的被動免疫。同時,公告稱,國內尚無重組抗狂犬病毒單抗藥物上市銷售。 華北制藥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采用的是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系統獲得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為業內的最新技術。該注射液在體內和體外的實驗中均表現出良好的保護作用,適合用于狂犬病毒暴露后預防。 公告顯示,目前,新藥公司該項目分別于2013年10月份、2018年4月份完成了Ⅰ期、Ⅱ期臨床試驗,Ⅲ期臨床試驗已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研發投入金額為7401.87萬元。 華北制藥上述人士表示,對于狂犬病毒暴露后預防,WHO(世界衛生組織)推薦Ⅲ級暴露者在接種疫苗的同時,需要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和肌肉注射馬抗狂犬病血清(ERIG)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這兩種生物制劑均為抗狂犬病毒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由接受過主動免疫的人或馬的外周血中分離提純。我國在疑似狂犬病暴露后,也采取WHO推薦的措施進行處理。但HRIG來源有限,且價格昂貴,而馬血清制品則易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因此有必要用重組單克隆抗體取代抗狂犬病病毒血源抗體,從而消除原有用藥風險并解決人們用藥昂貴的問題。 "該產品成功上市后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上述人士說。 中報凈利預計翻倍 資料顯示,華北制藥是我國老牌化學制藥企業之一,傳統優勢業務是抗生素,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在國內均處于領先地位。其前身華北制藥廠是中國"一五"計劃期間重點建設項目。1953年籌建,1958年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青霉素、鏈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 據華北制藥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7.09億元,同比下降4.62%,實現凈利潤1875.97萬元,同比下降65.52%。但是,今年以來,公司業績出現好轉。今年一季度,華北制藥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增長13.94%,實現凈利潤2644萬元,同比增長96.02%。 近期,華北制藥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100萬元,同比增加100%左右,去年同期,公司凈利潤為3079.20萬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270萬元,同比增加190%左右,去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1710.91萬元。 對于業績預增,華北制藥方面表示主要有兩點因素,首先,公司繼續加大制劑產品的市場開拓,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制劑產品銷售收入、利潤同比增加;其次,公司持續優化營銷模式,重點品種生物制劑乙肝疫苗、頭孢噻肟鈉制劑產品量價齊升,經營效益提升。 生物制劑收入翻倍 記者在查閱公司年報時發現,最近幾年,華北制藥銷售費用一直較高,而2017年的銷售費用高達13.71億元,同比增加80.53%,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7.78%,較2016年提升8.39個百分點,營收占比首次超過10%。 對此,華北制藥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7年,伴隨著兩票制在各地逐步落地實施,加速了流通環節行業整合。面對代理模式轉型、經銷商市場重組等外部環境變化,公司積極探索建立與公司業務相匹配的統分適度、終端下沉、區域管控下的商務平臺,加大自營業務比重的同時,強化自營學術隊伍建設,做好產品價值管理,逐步實現產品營銷模式向學術推廣和渠道終端控銷轉型。 該人士表示,2017年銷售費用為13.71億元,比2016年銷售費用增加6.12億元,其中增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2017年,公司深化改革、產業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公司重點加強了化學制劑、生物制劑的銷售力度,制劑藥收入已遠超原料藥收入,化學制劑藥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0.43%,生物制劑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13.16%。二是增強終端銷售,產品推廣、學術宣傳、咨詢等其他費用增長幅度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