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3】通威股份(600438)精誠為本 耕耘未來 報告導讀 公司為全球光伏行業多晶硅料、電池片環節領軍企業。新建高純多晶硅、高效電池片產能投運后,產能、品質均領先行業,成本優勢凸顯。預計2019-2020 年相關產品市占率大幅提升,加之國內光伏平價進程加速, 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投資要點 多晶硅業務極具彈性,有望支撐業績大幅增長 2018 年末,公司包頭、樂山各2.5 萬噸高純多晶硅料產能順利投運,平均生產成本約4 萬元/噸,較國內中等成本及海外供應商約6-8 萬元/噸的生產成本水平大幅領先。2019 年上述兩處產線實際產能有望達到3 萬噸/年,總產能由2 萬噸/年大幅提升至8 萬噸/年,硅料業績同比增速有望超過200%。 高效電池產能領先全球,行業龍頭優勢擴大 公司雙流3 期、合肥2 期單晶PERC 電池產線分別于2018 年末、2019 年初如期投產,產能由5.4GW/年提升至10.9GW/年,實際產能有望達到12GW/年。2019 年公司電池片非硅成本預計0.23 元/W,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0.31 元/W。2019 年電池片業績增速有望超過280%。 著眼未來,異質結、“漁光一體”布局深遠 基于農業及光伏兩大優勢產業,積極探索“漁光一體”發展模式,有望在國內光伏平價后加碼發力。“漁光一體”空間廣闊,光伏系統潛在可裝機規模初步估算約144-180GW,在分布式光伏用地日益緊張的趨勢下,潛能可觀。 盈利預測及估值 我們預計,公司在2018-2020 年將實現20.81 億元、34.20 億元、43.11 億元凈利潤,當前股本下EPS 為0.54 元、0.88 元、1.11 元,對應23.26 倍、14.16 倍、11.23 倍P/E。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光伏產品市場價格下跌或超預期;公司產品出貨量或不達預期;國內光伏平價進程或不達預期。 【2019-01-15】ST新梅(600732)舉行重組說明會 借殼方自述五大競爭優勢 有望通過重組實現“徹底變身”的ST新梅,正引起市場各方的密切關注。1月14日下午,ST新梅召開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接受投服中心及上證報等媒體提問,對標的資產——愛旭科技估值、前次股權轉讓及光伏行業發展的諸多事項予以詳細說明。 面對上證報記者提出的“如何應對光伏產業技術變革”這一問題,愛旭科技董事長陳剛直言,愛旭從不缺乏創新基因,“我自己就是顛覆者,2017年,我們認為PERC技術已到了大規模量產的階段,主動‘革了自己的命’,放棄短期利益而做技術升級,這也使得我們沒有受到‘5·31新政’的影響。” 釋疑高成長擔憂 根據方案,ST新梅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愛旭科技100%股權,后者屬于光伏行業,在此次交易中預估值不超過67億元。交易對方承諾,愛旭科技在2019年至2021年實現的凈利潤(以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為準)分別不低于4.38億元、7.4億元和9億元,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1.96%。 較高的預期業績和易受政策影響的行業屬性,令市場對愛旭科技發展前景心存擔憂。對此,陳剛透露,憑借著較強的競爭優勢,愛旭科技并未受到“5·31新政”的影響,公司2018年一直滿負荷生產,客戶需求十分旺盛。 所謂競爭優勢,陳剛總結了五個方面,包括選擇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和客戶,注重量產技術的研發,全球化的人才戰略和精細化管理,通過規模化生產提升競爭力,以及推動智能制造落地。“以智能制造為例,我們義烏工廠(新建成)的用工數已較老工廠下降50%,通過視覺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結合,已經實現了EL(電致發光)測試全人工在線檢測,原來需要一兩百人的工序,現在只需三五個人就能完成。” 愛旭不斷在提升技術水平,據透露,公司準備在今年一季度推出新系列的PERC電池,希望該系列產品能夠把整個組件的封裝功力提升5瓦。 對于政策風險,公司表示,補貼時代已經過去,包括“5·31新政”在內多項政策,已令市場形成了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共識。而且,隨著光伏發電在全球普及,單一政策對整個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小,行業周期性波動正在逐步降低。 擅長做一名“顛覆者” 作為技術不斷迭代演進的產業,如何應對光伏技術路徑更新,也成為更多制造企業的關注重點。面對上證報記者的提問,陳剛認同這一可能,他說,行業一定會發生變革,其中有得益者,也有淘汰者,而愛旭有創新基因,是產業變革的領導者。 “我們很重視與產業鏈的信息共享——與下游客戶探討技術方向,與上游供應商思考硅片研發,緊跟技術創新方向。同時,與全球先進研發機構合作,保持良好互動。此前能轉型PERC成功,與此有很重要的關系。”陳剛說。與此同時,愛旭科技對諸多新技術也在進行實驗室層面的儲備,在符合大規模量產的條件時,再像投產PERC技術一樣進行量產。 據透露,愛旭科技在2016年進行了深入研究,判斷PERC技術已經到了即將成熟量產、大規模應用的階段。于是,公司“主動革了自己的命”,在2017年單晶收益最好的時候,進行技術革命,完成產品升級,即使面對“5·31新政”,也幾乎不受影響。 突擊轉讓另有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重組前不久,愛旭科技曾發生過一次股權轉讓,彼時整體估值為52.63億元,明顯低于此次重組中約67億元的作價。對此,此次交易獨立財務顧問華泰聯合證券對前次股權轉讓的前因后果給出了詳細說明。 據介紹,愛旭科技于2019年1月5日召開了一次股東大會,開會期間,佛山創業、佛山拓展兩家機構主動提出要先行現金退出。“這兩家機構成立的時間太長,如果按照現有條件參加重組,還將面臨大約三、四年的鎖定期,這遠超過其基金運行期限,所以只能現金退出。”華泰聯合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在此次重組中,愛旭科技原股東都有至少24個月的限售期,且基本都參加業績承諾,上述兩家機構想要提前套現離場,自然不能按照67億元的估值計算。最后,經各方商量決定,由陳剛以一家較低的價格完成受讓。 【2019-02-18】福萊特(601865)光伏玻璃機遇期來臨 持續加碼光伏玻璃 深耕光伏玻璃行業十余年,成長為光伏玻璃龍頭 公司以光伏玻璃為根本,布局浮法、工程、家居玻璃等領域。目前公司擁有4290 噸/日光伏玻璃產能,市占率20%左右,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玻璃制造商,另外公司還擁有1200 噸/日浮法玻璃產能。 一梯隊加速擴張,光伏玻璃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光伏玻璃CR2 超過50%,一梯隊優勢明顯。光伏玻璃整體市場擴產謹慎,根據光伏玻璃龍頭的產能規劃,2019 年新增產能為4000 噸/日,進一步拉開與第二梯隊的產能規模,市場份額有望向規模化龍頭企業進一步集中。 光伏裝機需求向上+雙玻組件替代,光伏玻璃機遇期來臨 國內市場:光伏平價在即,行業驅動力將由"政策+補貼"轉換為"成本+市場",我們認為國內光伏裝機短期或有短暫的下滑,但隨著平價到來,未來空間將恢復增長。海外市場:需求旺盛,成本下降將刺激海外市場高增長。雙玻組件替代空間巨大,到2020 年雙玻組件市占率有望從2018 年的10%提升到30%,到2025 年有望達到60%。光伏裝機增速疊加雙玻組件替代雙重拉動,光伏玻璃行業有望迎來機遇期。 公司優質產能持續擴張,成本優勢明顯 安福玻璃一、二期已于2017 年12 月和2018 年6 月各投產1000 噸/日產能,安徽三期1000 噸/日產能有望于2019 年Q1 投產;越南1000 噸/日產能有望于2019 年上半年投產。全部投產后公司將擁有6290 噸/日產能,其中4座1000 噸大窯爐均為2017 年后新建。與舊產能相比,新擴產能規模效應顯著、制造費用更低、成品率更高,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其中安徽一期成本降低約21%。公司在越南布局,開啟海外擴張之路,受益越南較低的石英砂、電力、人工及土地成本,越南工廠1000 噸/日大窯爐產線毛利率有望超過國內同類型工廠,成本優勢愈加顯著。 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我們看好公司作為光伏玻璃龍頭,低成本產能擴張加速,受益光伏裝機需求向上以及雙玻組件替代雙重拉動,市占率有望持續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別為0.22、0.33 和0.42 元。當前股價對應2018-2020 年PE 分別為13、9 和7 倍。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需求不及預期,產品價格下跌超出預期,產能釋放不及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