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中移動聯合華為百度展示5G應用 實現8K視頻傳輸(附概念股)

    2019-4-12 07:18|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2040| 評論: 0

    摘要:   在2019年百度云智峰會上,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和百度,首次展示基于SA架構的5G Vertical LAN(行業局域網)技術,承載8K實時會議系統,助力企業云辦公。該技術可為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5G行業局域網,使得企業終端與 ...
      在2019年百度云智峰會上,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和百度,首次展示基于SA架構的5G Vertical LAN(行業局域網)技術,承載8K實時會議系統,助力企業云辦公。該技術可為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5G行業局域網,使得企業終端與企業云共處于同一個“局域網”中。

      相關上市公司:

      華平股份(300074):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H265和4K超高清等前沿技術應用,推動“視訊+”相關技術。

      飛利信(300287):在互動平臺表示,全資子公司互聯天下已面向4K/8K高清視頻打造視頻云平臺。

    【2018-08-30】華平股份(300074)股權接盤方賴賬 半年報遭兩董事反對
       出價8億元接過華平股份(300074)控股權的的智匯科技,支付4億元后卻不想接盤了。
       華平股份最新"出爐"的2018年半年報,審議中遭遇代表智匯科技的兩名董事反對,理由簡而言之是智匯科技決定中途退出。
       但這只是智匯科技的"一廂情愿",華平股份原控股股東劉氏家族已經拿起"法律武器",除要求智匯科技支付剩余4億元股權受讓款,同時申請司法凍結智匯科技所持15.23%股份。
       劉氏家族看來,智匯科技拖延支付受讓款,是因為其控股股東智付集團目前財務情況惡化,資金緊張,導致去年12月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遲遲無法履行。
       智匯科技卻認為,作為受讓方按協議可推薦7名董事2名監事進入華平股份,至今實際只有3名董事進入管理層。智匯科技始終未能獲得控制權,股權轉讓協議也未能全部落實。
       華平股份自去年12月轉讓股權至今,股價已累計下跌59%,市值蒸發逾26億元。
       審議半年報
       兩董事投反對票
       8月28日晚間,華平股份2018年半年報"出爐"。報告期內,華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同比下滑27.97%;凈利潤約為-2008.0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華平股份以視音頻通訊產品和圖像智能化集成應用的研發設計為核心,為用戶提供視頻會議等可視化應用解決方案。對業績下滑,華平股份解釋主要是由于智慧城市、應急指揮、視頻會議業務收入和毛利率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華平股份8月27日召開董事會審議《2018年半年度報告》等6個議案,遭到呂文輝、雷秀賢兩名董事反對,此外兩人對《關于2018年1-6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議案》也投出棄權票。
       半年報顯示,呂文輝無法保證公司2018年半年度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呂文輝認為華平股份2018年半年報將葉順彭、姚莉紅和劉海東披露為華平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不符合華平股份的實際情況,也不符合現行的證券法律法規。
       而董事雷秀賢除不同意實控人名單外,更表示無法確認華平股份2018年1-6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數值的合理合規性和準確性。
       值得注意的是,呂文輝和雷秀賢均為去年12月入主華平股份的新控股股東智匯科技提名的董事,而這一切源自華平股份爆發的控制權紛爭。
       股權紛爭第一季:
       第二大股東妥協
       2017年12月13日,華平股份接到原控股股東、實際控股人劉焱、劉曉露、劉曉丹、劉海蘭(簡稱"股權轉讓方")通知,劉焱、劉曉丹、劉海蘭將其合計持有的公司7337.14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3.52%)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智匯科技。同時,劉焱、劉曉露通過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將持有的公司2586.7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4.77%)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智匯科技。
       上述交易的轉讓價格為11元/股,總價款達到8.07億元,相比華平股份停牌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溢價高達32%。
       交易完成后,智匯科技可支配股份達到18.9%,成為華平股份新控股股東,姚莉紅、葉順彭、劉海東成為新實際控制人。其中,葉順彭為姚莉紅的丈夫,劉海東為葉順彭的弟弟。
       智匯科技成立于2017年8月,至相關協議簽署時尚未開始經營具體業務。智匯科技控股股東智付集團成立于2005年,業務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總部位于深圳,在國內重點城市設有下屬公司,在歐美等地也有分支機構。
       但轉讓協議"捆綁"提名董事會席位引發市場關注。協議約定,轉讓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智匯科技應提出董事會候選人員名單(含4名內部董事和3名獨立董事)、監事會(2名監事)候選人名單,召集召開股東大會以完成相關董事、監事人選的更換。
       轉讓款的支付也與此有關,共分為4個部分。一、轉讓協議簽署后的5個工作日,智匯科技支付3000萬元作為預付款;二、標的股份過戶的同時,智匯科技支付3.74億元;三、在智匯科技完成上述董監事提名且被股東大會選舉當選后的3個工作日,支付1億元;四、提名董事當選且最遲不晚于過戶后的50日內,智匯科技支付剩余的3.04億元。
       2018年1月17日,上述交易中的股份迅速完成了過戶,華平股份原實控人拿到4.04億元,剛好還剩一半。次日,華平股份4名董事,3名獨立董事,3名監事提交辭呈,智匯科技同時提名了新的候選人名單,并計劃在2月2日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
       就在此時,華平股份第二大股東熊模昌"中途殺出"。今年1月,熊模昌提交臨時議案,提出其自己選定的董事、監事候選人。為避免公司動蕩,原提出辭職的董監事撤回辭請,繼續留任,同時取消原定舉行的股東大會。
       熊模昌一度上訴至上海市楊浦區法院,要求撤銷華平股份董事會作出的取消股東大會的決議,但最終一審敗訴。
       直到今年5月,熊模昌最終妥協,與華平股份董事、總經理方永新簽署《協議書》,一年內,熊模昌將所持有的9.78%公司股份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方永新。
       至此股權紛爭第一季完結。今年4-5月,智匯科技先后提名的3名董事候選人也陸續當選,進入華平股份董事會,其中就包括呂文輝和雷秀賢。
       股權紛爭第二季:
       接盤方拒絕付款履約
       今年7月,隨著一紙司法凍結公告,華平股份的股權紛爭隨即揭開第二季。
       7月30日午間,華平股份公告稱因新舊控股股東股權轉讓糾紛,控股股東智匯科技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目前,公司存在控制權不穩定的風險。
       事后了解,合共8億元的股權受讓款中,智匯科技至今仍然約4億元一直未支付。
       股權轉讓方劉氏家族透露,2018年6月至今,股權轉讓方多次與智匯科技及智付集團交涉,商討智匯科技提名董事、監事候選人事宜,希望加快推進公司董監事會全面改組,但智匯科技至今未給出改組計劃及安排;同時智匯科技多次要求延期支付剩余股權轉讓款,但無法提供支付時間表。
       今年7月中,雙方徹底"談崩"。在股權轉讓方發函催促支付轉讓款后,7月17日智匯科技回函,將不支付后續股權轉讓款的原因歸結為董事會、監事會未按照協議約定全面改組,同時要求按照年化10%的利息將已支付的4億元轉讓款還給智匯科技,而智匯科技退回受讓股份。
       在智匯科技看來,其提名的7名董事和2名監事候選人仍未能全部當選,因此剩余轉讓價款的付款條件還未達成,智匯科技不存在任何違約行為,也不存在需承擔違約責任的問題。
       智匯科技認為,股權轉讓方故意隱瞞了第二大股東熊模昌存在重大糾紛等重要事實,誤導智匯科技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并已給其造成重大損失;此外智匯科技是基于股權轉讓方承諾能夠確保將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給智匯科技,所以才在所轉讓股權比例較低的情況下,以遠高于當時市場股票交易均價的價格受讓股份。
       但股權轉讓方指出,與智匯科技的溝通中獲悉,智付集團目前財務情況惡化,資金緊張。"我們認為智匯科技態度轉變,致使該協議無法實際履行的根本原因在于智匯科技目前履約能力發生變化,故其有意怠于履行合同義務,拒絕支付剩余的股權轉讓款。"
       股權轉讓方劉氏家族隨即向廣東省高院提起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凍結智匯科技所持股份,理由是無法確定智匯科技及智付集團的履約能力,以及是否會將已過戶的標的股份進行質押融資。
       8月28日公告顯示,廣東高院已受理這宗股權轉讓糾紛案。股權轉讓方除要求智匯科技支付余下4億元受讓款外,還需額外支付8071萬元違約金。
       這宗股權紛爭會否進入第三季,值得關注。

    【2019-03-10】股票多日"飄紅" 飛利信(300287)披露風險提示公告
      飛利信(300287)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3月5日-3月7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3月8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繼續上漲9.91%。公司3月10日下午披露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注意到,近期有投資者通過互動易平臺詢問公司在邊緣計算、5G、高清視頻領域以及公司自主可控MCU芯片的布局。公司承認確有相關布局,同時稱對公司未來經營是否有重大影響、是否能夠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均無法預估,尚存在量產時間、量產規模不及預期的風險。
      飛利信指出,公司雖在邊緣計算產品和應用領域開展相關研發與項目推進工作,由于相關行業標準尚未完善,可能存在偏離主流技術的風險。目前尚處于技術研發階段,后續與相應業務的實際應用需求可能產生差異,存在研發失敗或需要增加投入的可能。此外,作為新型技術產品和服務,市場認知度和市場規模存在不確定性。
      公司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歐飛凌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歐飛凌"),正在開展5G相關產品的開發工作,目前尚處于設計階段。截至公告日,歐飛凌雖已有相關采購合同、備貨通知單,合同供貨量達200臺,擬于2019年三季度達到量產規模。此外,公司全資子公司互聯天下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簡稱"互聯天下")在高清視頻方面布局主要為了輔助智慧教育產品、在線教育平臺運營等主營業務的拓展,目前相關產品仍處于市場開發階段。
      飛利信表示,公司自主可控MCU芯片已完成全部測試及用戶手冊編制,目前已有潛在用戶積極介入,公司會根據訂單情況進行量產計劃。但在業務實際推進過程中,可能受市場風險、運營風險等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飛利信的業績及控股方狀況均不樂觀。飛利信今年2月22日披露2018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02億元。公司對5家子公司進行了計提商譽準備。公司曾在2018年10月26日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楊振華、曹忻軍、陳洪順、王守言(四人合稱為"控股股東")與平安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安信托")合同糾紛案,平安信托向廣東高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對控股股東所持有的公司 3.68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25.66%)進行了司法凍結。
      飛利信表示,截至公告日,控股股東持有的公司股份仍處于司法凍結狀態,控股股東累計被凍結股份為3.68億股,占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占公司總股本的25.66%,暫未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直接影響。目前公司管理團隊穩定,經營正常。但若控股股東所持股份司法判決處置時,則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