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監測,近日國內三氯甲烷市場價格快速上漲,5月8日國內三氯甲烷報價3100元/噸,較上一日上調100元/噸,漲幅3.33%,近一周累積漲幅8.39%。部分地區報價更高,江蘇等地三氯甲烷企業散水現匯價已在4000元/噸左右。目前山東等主產地出貨情況良好,業者心態積極。 分析指出,由于化工大省江蘇、山東進一步收緊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政策,三氯甲烷企業生產開工率較低。疊加部分大廠裝置檢修,三氯甲烷場內供應偏緊,庫存低位。隨著下游制冷行業旺季來臨,三氯甲烷需求有望進一步攀升。業內預計,三氯甲烷有望維持漲勢,相關公司受益。 相關上市公司: 魯西化工:擁有22萬噸三氯甲烷產能。 巨化股份:公司甲烷氯化物(含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產能為世界龍頭。 【2019-01-30】魯西化工(000830)2018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點評:四季度業績符合預期 產業鏈日趨完善靜待下一輪景氣 事件:公司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區間29.0~32.0億元,同比增長48.72%~64.11%;實現每股收益1.901~2.105元,同比增長53.40%~69.93%;單四季度來看,對應歸母凈利區間為5.51~8.51億元,環比三季度6.31億元的歸母凈利有望持平,業績符合預期。 化工品價格價差雖整體回落,公司仍維持較強盈利能力: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各生產裝置長周期穩定運行,是公司2018年業績同比大增的主因。報告期內己內酰胺二期、聚碳酸酯二期、合成氨、氣化爐、雙氧水等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填平補齊。2018Q4公司各線產品價格全線下跌,PC、正丁醇、辛醇、燒堿、DMF、己內酰胺、DMC、尿素和甲酸價格分別環比變化-18.3%、-12.2%、-2.2%、-0.4%、-4.2%、-12.9%、-35.1%、4.7%和-21.7%,價差分別變化-23.2%、-26.3%、2.7%、-1.8%、-3.0%、-10.9%、-48.1%、4.9%和-21.7%,價格和價差仍延續了2018Q3的跌勢,但受益于聚碳酸酯二期的投產和園區裝置整體負荷的提升,2018Q4業績預計將環比持平或略有改善。 新產能陸續投放,新材料仍是未來看點:2018年四季度化工品價格價差回落趨勢明顯的情況下公司業績仍能維持穩定,雖然2019年下游需求前景不明朗下行業盈利仍存下滑風險,但公司近兩年已成功實現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在一體化的成本優勢下,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多元化發展將成為公司未來盈利中樞趨穩的關鍵。公司循環經濟產業鏈仍在不斷打磨之中,除了試生產中的聚碳酸酯二期、和PA6二期等增量產能外,現有產業鏈匹配仍不斷優化完善,前期投產的合成氨、氣化爐和配套公用工程消除了下游的原料供應瓶頸,而甲醇和多元醇原料路線改造項目的投產將進一步銜接上下游配套。 投資建議:維持2018~2020年盈利預測,預計凈利潤分別為30.5、32.1和32.9億元,對應EPS分別為2.08、2.19和2.24元,新產能投放下仍看好中長期盈利中樞的趨穩,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滑,原材料價格波動,新產能投放低于預期。 【2019-05-08】巨化股份(600160)2019年一季報點評:產品價格回落 19Q1業績下滑 氟化工產品價格回落,影響公司業績 2019年Q1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3.70億元,同比減少12.78%,環比減少26%;實現扣非后凈利潤2.19億元,同比減少48.36%,環比減少55.21%,整體業績表現低于預期。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政府補助(F32焚燒補助款),業績下滑主要由于公司氟化工及基礎化工產品價格價差回落所致。從產銷量來看,2019年一季度公司主要產品氟化工原料、制冷劑、含氟聚合物材料產量分別達到314174噸、85070噸、20051噸,分別同比+32.8%、-0.9%、+11.4%;外銷量分別為138582噸、55414噸、7353噸,分別同比+11.1%、+7.8%、+1.1%;平均售價分別為2923元/噸、20857元/噸、52252元/噸,分別同比-20.8%、-7.4%、-12.8%。 根據我們跟蹤的氟化工產業鏈價格數據,2019年Q1氫氟酸均價為11334元,同比-22.0%,價差為3861元,同比-54.3%;R22均價為18589元,同比+8.5%,價差為9217元,同比+31.2%;R134a均價為33283元,同比+10.4%,價差為17515元,同比+34.5%;R32均價為19267元,同比-33.0%,價差為3659元,同比-70.5%;R125均價為27161元,同比-49.3%,價差為9810元,同比-67.7%;PTFE均價為62556元,同比-20.6%,價差為43967元,同比-28.7%。 氟化工產品價格有所回落,但行業整體趨勢仍然向好 近期氟化工產品鏈產品價格有不同程度回落,但整體看來,我們判斷氟化工行業格局仍然處在優化趨勢之中:1)螢石方面,行業準入標準不斷提升,“小、散、亂”產能出清,供給收縮,價格中樞上移,為整個產業鏈奠定景氣基調;2)氫氟酸方面,由于環保及危化品管理政策趨嚴,準入門檻大幅提升,幾無新增產能;2)制冷劑方面,目前二代制冷劑產量已凍結,行業供給受到剛性制約,伴隨2020年R22空調配額進一步削減,預計R22產品價格仍將維持高位或繼續上行;4)三代制冷劑有一定技術門檻,新投放產能主要集中在行業內企業擴產,新進入者不多,同時預計很快也將實現配額制度;5)含氟聚合物方面,PTFE等多以二代制冷劑為原料,因此受到原料供應影響,價格有望保持高位。 產能擴張提速,一體化優勢進一步提升 2018年7月7日,公司宣布擬以子公司巨新公司為主體,建設10萬噸R32項目,一期建設3萬噸,進一步提高在三代劑市場中的話語權;同時計劃通過技改新增4萬噸R22產能,用于內部生產原料,進而在含氟聚合物方面提高TFE產能1萬噸、懸浮PTFE裝置產能1.27萬噸;計劃新上7.3萬噸氯化鈣項目,解決鹽酸平衡問題。公司作為行業內龍頭企業,公用工程設施配套齊全,工程和技術經驗深厚,在投資新建和擴產項目時具有顯著的資本開支優勢,這一優勢將在產品折舊、成本方面進一步體現。另外,新項目的逐步落地將進一步延伸公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競爭優勢。 回購股份,回報投資者,彰顯發展信心 2019年4月19日,公司公告擬用自有資金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含)、不超過人民幣6億元(含),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1.80元/股(含),回購股份將用于注銷以減少公司注冊資本。進行股票回購,對投資者進行回報,同時也顯示了公司對于未來發展的信心。維持“買入”評級 由于近期產品價格下跌,下調公司19、20年盈利預測至17.51、19.35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64元、0.71元,對應PE分別13X、12X,維持“買入”評級。 |